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8潮服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重庆深耕知识产权“试验田”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重庆深耕知识产权“试验田”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发布时间:2024-09-20 15:05:30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重庆深耕知识产权“试验田”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重庆深耕知识产权“试验田”

中国商务新闻网 2017年,重庆自贸试验区获批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以服务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重庆紧扣创新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服务创新、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探索促进产业企业发展路径、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重庆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知识产权助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创新创造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21年,重庆专利授权量达到76206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4.2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2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2038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71.99万件,地理标志商标总量286件,驰名商标总量161件。五年间,重庆获中国专利奖64项,其中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超过八成,重庆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位居西部前列。

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创新取得突破

作为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是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承载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科技型企业入库超过3000家,是重庆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内陆开放高地前沿阵地。

面对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的旺盛需求,两江新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 2017年经市编办批准,设立了正处级事业单位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重庆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2018年初正式开通运行。截至2021年,共培育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152家,其中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优势企业27家,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0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奖11项,其中银奖2项,优秀奖9项。已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30余家。共组织52家汽车摩托车企业完成快速维权备案,经中心预审并获得授权外观设计专利共330余件,有力支持了汽车支柱产业的发展。

对标国际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日益增多的知识产权纠纷,重庆在建立纠纷调解、援助、仲裁工作机制的同时,突出重点抓了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机制建设,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庆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牵头成立了重庆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市调委会”),利用其“政企桥梁”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及专家优势,累计从高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专家及资深律师中严格考核选聘50多个技术领域、多个知识产权类别的兼职调解员。同时,建立调解委员会工作体系,成立16家区(县)调委会,将调解站点逐步覆盖全市,形成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的网格化格局。2021年,重庆市调委会共接受法律咨询36次,接收案件573件,涉及合同纠纷、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作品放映权等。调解成功65件,调解成功率11.3%。

与此同时,重庆还携手四川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全方位合作,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共建共享六项合作机制和司法协作,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共同打造“知识产权双城保护圈”和跨区域跨部门协作高水平样板。两地共启动建立3批次共300件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并首次联手开展酒类、榨菜、火锅底料等商品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查处案件363件。

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改革,重庆成立市级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全市技术类纠纷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和除基层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推动构建“全域管辖、三审合一、三级联动”知识产权审判格局。川渝知识产权局还与两地高院通过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白皮书与典型案例,联合举办业务培训,联合召开法官联席会等方式,助力提升成渝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探索专利导航助企发展新路子

围绕解决拟上市企业存在的核心技术先进性论证、竞争对手隐患排查、知识产权布局等问题,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探索创新专利导航“试验田”,形成“1+7+8”体系,即一个国家级专利导航中心、七个区级信息分中心和集成电路、物联网、通用航空等八个产业导航分中心,为上市和拟上市企业提供技术先进性评价、竞争对手风险预警“对手通”系统、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等服务,助力上市企业创新升级。该项创新举措被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首批典型案例,并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推广。

“利用这一创新推动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超高清等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该举措已促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51项,优化技术研发路径114条,降低服务主体研发成本9200万元,节约研发时间1940天,新增专利申请1325条,新增专利产品销售收入4000万元。

整合大数据产业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庆还组建了知识产权大数据应用联盟,吸收会员147家,免费开放数据接口,获取文献、数据检索及下载3.5万次,开发大数据服务产品2个。借助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立了中新(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转移服务联盟,打通中国与新加坡、东盟及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引进输出和知识产权保护渠道。

加快增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重庆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满足创新主体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2021年,重庆开通运行全国首批省级知识产权综合业务窗口——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业务受理窗口,专利、商标业务实现了“集中办”和“最多跑一处”,国防专利受理业务量居全国前列。知识产权领域2项行政权力、4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渝快办”政务平台在线办理和“好差评”评价。

构建多层级、综合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重庆依托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信息中心)建设区域性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重庆)研究与推广中心,建设重庆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做强省级公共服务节点。壮大高端信息服务骨干,重庆建成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家,江北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等3个机构备案成为国家信息公共服务网点,重庆大学、中新知识产权研究院等3个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形成多个全国优秀服务案例。推动九龙坡、江北等7个区县建成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区县公共服务网点。扩大公共服务站点规模,重庆建成24个战兴产业专利导航分中心、5个专利文献服务网点、10个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

构建为科技工作者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机制,集中解决一批科技工作者最关心、最现实、最切身的问题,打通一些制约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的关键堵点。组建咨询受理、保护维权、数据信息3个服务小组,安排9名工作人员,为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团队、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其中,咨询受理小组负责提供政策法规、专利申请及优先审查、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维权保护小组负责提供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调解等服务,数据信息小组负责专利文献资源、专题专利数据库建设等服务。累计为187个优秀科学家团队、1.39万科技工作者提供专利数据查询、下载、分析等服务,帮助和指导建设专题专利数据库400余个。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加大行政保护力度,推进中国(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水平,高标准推进重庆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商标审查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将聚焦重点产业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布局完善的产业知识产权集群;实施一批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专利导航项目;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加大PCT等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支持高校院所存量专利通过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向中小企业实施转移转化;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行动,合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精品展示体验馆。(俞芳)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原标题: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2021年,向地方通报4批次81.5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前3批撤回率达97%。打击恶意商标注册申请48.2万件。”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1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胡文辉发布了2021年我国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的数据。

持续规范申请行为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坚决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取得了良好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方面积极引导地方优化专利政策,全面取消申请环节的资助和奖励;另一方面,加大前端排查力度,通过计算机辅助筛查和人工核查相结合的手段,对涉嫌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案件进行严格排查、审慎认定。对排查认定为非正常的专利申请,及时向地方通报,要求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核查,并要求申请人主动撤回。

在打击恶意商标注册方面,2021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对恶意抢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称等10类典型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并将涉嫌恶意注册商标申请相关案件线索转交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处置。

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驳回抢注“长津湖”“全红婵”等商标注册申请1111件,依职权主动宣告注册商标无效1635件,向地方转交涉嫌重大不良影响及恶意商标注册案件线索1062条。“恶意商标抢注事件备受老百姓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此高度重视,坚持多措并举,通过推动完善法规,设置审查指引词库,进行分类处置,组织专项行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严厉打击,切实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张志成表示。

加大代理监管力度

2021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对9家专利代理机构给予吊销、停业的重罚,引发社会关注。事实上,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有关省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84家人均代理量持续超过平均水平5倍的代理机构实施重点检查,对其中29家情节特别严重的机构,挂牌督办地方给予行政处罚。

近年来,为维护代理行业秩序和保障申请人权益,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持续深化“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多措并举,不断加大专利商标代理监管力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介绍,在商标代理机构监管方面,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自查整改和信用承诺,2.3万家商标代理机构对照重点整治事项完成自查并提交报告。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打击恶意商标申请代理行为,已立案查处130余起代理恶意商标抢注案件,对商标代理重大案件加大督办力度,直接停止3家机构的商标代理业务。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平台型商标代理和交易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行政指导、约谈整改、停业整顿、行政处罚等多种方式,下架涉嫌正在交易的恶意申请商标207万件。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严厉打击商标代理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改善商标代理行业秩序,激发商标代理服务活力,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供有力支撑。”雷筱云表示。(本报记者 杨 柳)

(编辑:田伊慧)[db:内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8潮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