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8潮服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什么才是最上海的菜?她为繁花设计食谱 "只要花1.8美元,在中国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但代价是什么呢?"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什么才是最上海的菜?她为繁花设计食谱 "只要花1.8美元,在中国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但代价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4-11-16 10:04:56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什么才是最上海的菜?她为繁花设计食谱 "只要花1.8美元,在中国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但代价是什么呢?" 

什么才是最上海的菜?她为繁花设计食谱

冒着热气的阿宝泡饭,勾连着汪小姐的排骨年糕,黄河路上火光四射的大王蛇……

这些“繁花”美食是如何诞生的?

2017年,上海作家李舒接到《繁花》作者金宇澄的电话邀约,在上海的餐厅里见到了王家卫导演,聊《繁花》,也聊唐鲁孙。

这顿饭后,李舒开始了长达7年的繁花之旅,为电视剧设计食谱。我们和她聊了聊关于《繁花》里上海美食的那些事。

1

狮子坐:为电视剧《繁花》设计食谱,有什么讲究?

李舒:我很早就是《繁花》的书粉, 书里面的饭局非常多,每个饭局的作用也并不一样。

梅瑞在至真园请的那一顿饭,小毛家壁橱里的冷的油煎带鱼,我印象都很深。

到我为电视剧设计食谱时,首先希望能尽量和原著更贴合,保持原著中食物的气息。

这也是当时王家卫导演给我的要求,尽管电视剧改编了很多,但在每个细节上还是力求能保有原著的精魂,不能走得太远。

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与TA相关联的食物,也要尽量贴近人物的灵魂。为了尽可能做到这一点,我为剧中的每个人都写了人物小传。

因此,在剧中,每个主角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代表食物,宝总在玲子的夜东京吃的是泡饭,和汪小姐一起吃的是排骨年糕。

图源 《繁花》电视剧截图

而我自己最喜欢的改编设计是玲子的“本帮怀石”。导演跟我说,夜东京要分1.0和2.0两个版本,所以1.0版本里的菜不要烧得太精致。因为一开始的夜东京,玲子“志不在菜”,有时候甚至要故意浮皮潦草一点。为此,我们还专门设计过一个“失败版”的干炒牛河,还有专门用来宰客的套餐。

到了2.0版本,为了展现人物本身的变化,要体现玲子的觉醒,菜式上要有进步的体现。

如何展现这种变化,想了很久。因为要贴合人物,不可能让她突然去做黄河路那种功夫菜,玲子的本领也就还是那些,就抓住她在日本工作经历,从这个角度去设计了“本帮怀石”。为了真实呈现这种精致感,我们很“任性”地从日本订购了专门的餐具。

玲子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爱钱、斤斤计较,那些都是表面,她很早就明白了自己和宝总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图源 《繁花》电视剧截图

所以在设计“本帮怀石”的时候,从技术上讲就是在本帮菜的基础上做加法,让它在造型上和名头上更讲究。

“本帮怀石”既能体现上海兼容并蓄的氛围,又能展现玲子这种“动一点心思取胜”的海派智慧和气质。

2

狮子坐:如何复原当年的上海菜?有什么难度吗?

李舒:我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拍“夜东京”的戏份。

我们需要准备冒着热气的泡饭、暖锅,但怎么让食物能够在画面中有助力?让这个热气感能够呈现出来?我们做了很多尝试。还有暖锅里的蛋饺,拍出来要好看就不能煮得太熟,反反复复拍了很多次,都是细节功夫。

前期调研组把黄河路上几乎所有餐厅列了一个很长的 Excel表格,每一家都走了一遍,拍特色菜,或者去听一些故事。

图源 《繁花》电视剧剧照

最终选择了苔圣园,他们给我们的支持最大,苔圣园总经理祁总亲自来片场坐镇。

拍黄河路戏份的时候,还有一个专门的餐车,我们戏称“夜开花”。夜开花其实是瓠瓜,上海地区叫它“夜开花”。

设计餐桌的摆盘,我们花了许多功夫,除了走访餐厅,还参考了1981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菜谱集锦》、1982年中日合编、上海饮食服务公司参与的《中国名菜集锦》(上海卷两册)等各种书籍(剧组组织过寻找旧物计划,很多市民还给我们寄来当时的不少杂志,对我们也有帮助)。

今天我们去餐厅吃饭,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红摆盘都偏西式。其实中式摆盘自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该满的地方满,该留白的地方留白。

中餐,尤其是高端中餐,它讲究一些意头,比如今天是生日宴,会特意雕出一只仙鹤冷盘,取松鹤延年的意思。

菜可能承载了气氛,承载了记忆。食物本身和时代气氛、和吃饭的地方、和吃饭的人都有关。

90年代的时候,我们这一辈年纪还很小,很少有人真的去黄河路吃过,传说里的那些菜式有很大光环,其实都是听家里长辈讲的,听的时候会觉得这些东西非常高级。

图源 《繁花》电视剧截图

我唯一记得小时候吃过的一个高级菜,是龙虾三吃。龙虾要足够大,要有一个巨大的龙虾壳,还要冒点烟,有仙气袅袅的感觉,那种氛围让人很难忘。

但到2020年之后,回头去看90年代还是不一样,对食物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说得通俗点,大家都吃过见过了。

复原的菜,今天看似乎也“不过如此”。

怀念那时候的菜,可能也是借这个菜怀念一些别的东西。

3

狮子坐:你觉得上海美食的特点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

李舒:在电视剧里,我们设计了一些上海美食的符号,比如排骨年糕、糍饭糕、光明牛奶箱、光明棒冰。但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上海美食本身也是吸收了很多外来菜品的风格,尤其是宁波菜、淮扬菜。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说某一种菜只属于上海。

我觉得上海城市本身有个很明显的特质就是包容,这从美食也能看出来。近代开埠以来,上海汇聚了各地移民,也汇聚了各种口味,我们有浓油赤酱的本帮菜,有黄河路上流行过的港风粤菜,还有西餐。

上海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不管什么地方的菜来到上海,我们都能让它添一点上海味道。

图源 《繁花》电视剧截图

比如西餐里的焗蟹盖,到了上海就改良成了烙蟹斗,用的是本地的大闸蟹拆出的蟹黄蟹肉,吃起来就是中式的炒蟹粉戴了一顶西式的芝士帽子,罗宋汤到了上海也加了本地红肠,成了海派西餐。还有伍斯特酱汁,上海人改良成辣酱油。好像上海就是有一种能反客为主的本事。

我觉得草头圈子和糟钵头这两个菜应该是最代表上海本地特色的菜,算是土生土长的上海菜。草头其实就是金花菜,圈子是大肠,糟钵头也是用糟卤做的下水。照理说这两样菜都很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是非常经典的本帮菜。

我自己很偏爱这两个菜,第一个是因为好吃,第二个是它们很能反映上海人的智慧。或许只有这个地方能发明出这样的菜来,在有限的条件里做出花样,就像我们常说“螺蛳壳里做道场”,能把大肠、下水这些东西做出复杂的滋味,甚至糟钵头还有热的版本,太了不起了。

图源 《繁花》电视剧剧照

上海人就是这样,不管条件有多局限,生活有多艰难,还是希望生活中有很多惊喜,出去还是要穿得整齐体面,算是一种城市精神吧。

有时候,很多人对上海有些刻板印象,好像上海人一定要下午3点喝咖啡。其实不是这样的,不是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也不管这个东西粗糙或精致,重要的是生活的一点仪式感。

这种状态不是故作姿态展现给他人的,而是为了能够给自己一个交代。上海有句话说,要“小乐惠”,这些生活细节里的精致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这种“闷声精致”也算得上是一种“不响”。

上海并不是只有武康大楼,《繁花》这样的作品也能让大家能够去了解不同面的上海,它有太多面了,很难概括,但总会为它的某一点着迷。


"只要花1.8美元,在中国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但代价是什么呢?"

一、“中国人只花1.8美元就能吃上饱饭,但代价是什么呢?”

最近我在美国红迪网上刷到一篇特别炸裂的帖子,原始信源是美国媒体《洛杉矶时报》刊发于10月下旬的一篇文章,它有一个乍一看就很炸裂的标题《1.8 美元的晚餐和廉价服饰?不断蔓延的节俭风潮正在损害中国经济》($1.80 dinners and budget clothes? The spread of frugality is hurting China's economy)。

为了给“唱衰中国经济”这支一早就射出去的箭把靶子画得漂漂亮亮,《洛杉矶时报》在这篇报道中援引了若干位中国人的说辞。这些中国受访者都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都是女性;都很年轻;都活跃在上海;都玩社交媒体。

报道中提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是一个视频博主,姓名不详,她说她在上海主要依靠寺庙派发的斋饭和学生食堂提供的免费餐食,以及试吃的零食来保证自己不至于饿死。这个女性视频博主曾经拍过一段探店性质的短视频,大意是说她在上海某地居然只用1.8美元,也就是大约12.85元人民币,就能吃到一份儿童餐了,而且这份儿童餐的品质还不赖,里头居然还有炸鸡这样的“硬菜”。

报道中提到的第二个中国人是一位现居住在上海的模特经纪人,现年28岁,名叫侯慕涵(Hou Muhan)。侯说她是一个“月光族”,虽然眼看着就要奔三去了,但是每个月还得伸手管家里要钱,否则就维持不了生活。但从今年开始,侯的父母对她再也不像之前那么纵容了,他们不仅停掉了对侯每个月的经济资助,而且还开始要求侯“还钱”。

迫于无奈,侯只能开始精打细算,给自己的每一笔消费都记账。但即便是这样,她也还是没有改掉去酒吧或小资餐厅消费的习惯。侯说:“开始记账之后我才意识到,后来我每次花钱超出预算,通常都是因为我出去喝酒了。但这毕竟是上海啊,社交就是要花钱的,不花钱怎么融入大家,我也不能免俗啊。”

因为父母不再供着自己,侯不得不开始在家自己做饭吃。就算偶尔叫外卖,侯也会把买到的米饭分成三份,吃一份,冻两份,剩下那两份就着自己在家里做的菜一块吃。

报道中提到的第三个中国人是一家快递公司的法律顾问,现年25岁,名叫阿莫拉·刘 (Amora Liu)。这份工作每个月能给刘带来1000美元,也就是人民币7141元上的收入。和侯相比,刘的日子过得就正常多了,她工作很努力,花的也不多,每个月还能剩下225美元(约合人民币1606元)。

刘说:“我不能把每个月赚到手的钱都花光了,因为那样我就真的没有一丁点安全感可言了。”

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刘在今年5月从上海市中心搬到了郊区去租房子住,虽然这样会令她上班通勤的时间增加一个多小时,但是相对应的,每个月的房租也减半了。此外,刘也戒掉了下馆子的习惯,转而开始每天都学着自己做饭。

对于才25岁又在上海工作的姑娘来说,能有这样的储蓄意识已经很不容易了。几年工作下来,刘先后攒下了大约3万块钱。大概是因为觉得继续待在上海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刘后来索性辞掉了法律顾问的工作,搬回老家长沙,和父母同吃同住,进一步节省生活开支。

因为搬回家住之后住房、伙食开支大为减少,所以刘现在花钱也不像以前那么拘谨了,她花掉了自己先前在上海工作时存下的3万块中的一部分去旅游散心。刘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太长远的规划,但是搬回老家和父母一块住之后至少能把房租和伙食费给省下来,对于这个才25岁的女孩子来说,最起码在安全感这块,她暂时不用那么操心了。

乍一看《洛杉矶时报》在报道中提到的这三个中国人,你可能会以为这是美国媒体界的老爷太太在心疼我们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女性,替中国的年轻女性“抱打不平”来了。但实际上,援引这三个中国人的亲身亲历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是要唱衰中国的经济,挑拨我们的内部矛盾,从而达到为虎作伥、伙同境外势力攻击中国的险恶目的罢了。

为什么我会这么笃定呢?这一点我们其实只要看一看主导了《洛杉矶时报》这篇报道的记者,斯蒂芬·杨(Stephanie Yang)的身世背景和工作履历就知道了。

斯蒂芬·杨,《洛杉矶时报》驻华记者。在此前之前曾经担任过《华尔街日报》的驻纽约、驻北京和驻台北记者。斯蒂芬·杨的报道涉猎范围极广,涵盖了金融、科技、人文和新冠疫情等领域。斯蒂芬·杨是一位在美国爱荷华州出生并长大的华裔,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麦迪尔新闻学院。

另外,虽说斯蒂芬·杨目前的职业身份是《洛杉矶时报》驻华记者,但她主要的工作地点其实并不在中国大陆的任何一座大城市,而是在台湾省的省会台北市。

她那篇名为《不断蔓延的节俭风潮正在损害中国经济》的奇文,正是她在台北的空调房里动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来的。斯蒂芬·杨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她在报道中提到的那些中国人,她只是用连线的方式在网上和她们聊了几句,然后就把她听信回来的那些东西取回来加工成英语文章,再交给《洛杉矶时报》的编辑部骗稿费而已。

二、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高华笔下写不出人话

至于斯蒂芬·杨平时聚焦的新闻话题和报道风格是怎么样的,我在这里节选几篇她过去一年来分享到X上的大作的导语,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2024年6月6日:截至2030 年,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100万工人。贵为世界芯片制造中心的台湾省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这个产业中来呢?

2024年5月31日:因为中国对LGBTQ人群越来越不友好,所以现在一些中国的性少数群体都选择纷纷润去了素有“亚洲基佬之都”之称的泰国,其中一些人甚至还打算就此待在泰国度过余生,再也不回中国大陆了。

2023年9月28日:因为经济不景气和对工作态度的改变,中国的失业青年正在变成“全职巨婴”。 “就在那时,当我的实习期结束之后,我就意识到了,我不适合参加工作,想躺平,我再也不想工作了,至少不会再干全职工作了。”一名 23 岁的中国年轻人如是说道。

透过前面提到的这些信息,我其实大概已经能在脑海中绘制出斯蒂芬·杨这个人的人物侧写来了:她是不是个LGBTQ不好说,但是在性别问题上肯定是站在LGBTQ一边的;她大概率是民主党的资深拥趸,如果参加今年的大选投票,她应该会把票投给哈里斯;典型的西方小资和后现代小布尔乔亚式生活理念的倡导者和拥护者;意识形态上高度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对中国人和中国政府有一种根植在骨子里的蔑视,总想着教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怎么做事;在两岸问题上一定是站在赖清德的台伪当局一边的。

一言以蔽之:这女的就是个“高华”,而且是刻板印象拉满的那种高华。你还指望这种人的嘴里能蹦出什么关于我们的好话不成?不存在的,这些长着亚裔面孔的刀笔吏说白了都是给美西方反华媒体打下手的伥鬼而已,他们才不在乎中国年轻人的死活。他们之所以要在自己的报道中把中国年轻人现在的生活处境描绘得那么“凄惨”,从根本上讲还是迎合美国读者对于“中国崩溃论”这一传统刻板印象的阅读偏好而已。

当然,这种风格的报道也是赖清德的台伪当局所喜闻乐见的。台伪允许她这种高华记者留在台北,可不是为了给大陆做客观报道、替我们唱赞歌来的。斯蒂芬·杨非常清楚她现在手里捧着的是什么饭碗,而碗里的饭又是谁喂给她的,她可不敢做让金主爸爸不高兴的事情,否则她那个欺世盗名的所谓“驻华记者”头衔,台伪当局分分钟都可以给她摘掉。

但其实就算我们抛开斯蒂芬·杨之所以撰写这篇报道的险恶用心不谈,单单只论她在标题中提到的那个“1.8美元一顿的晚饭”,这个信息点真的足以构成“唱衰中国经济形势,挑拨中国内部矛盾”这两个核心论点的充分论据吗?其实并没有。还是在X上,近期有位美国网民在自己的账号上分享了斯蒂芬·杨那篇报道的文章截图,并且还附上了一句嘲讽意味拉满的图注评论:

“在中国,你只需要花 1.8美元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但,代价是什么呢?”

虽然他发的这条帖子很简短,但是互动热度还挺高,阅读超过21万,评、转、赞则各有182条、742次和9281个。评论区里参与互动的X用户基本上都是来附和他并调侃斯蒂芬·杨的:

“你嘴上嘟哝着:‘哟,才花1.8美元就能吃上一顿饱饭啦?这不是挺……’话音未落,一个美国记者突然从灌木丛里窜出来,然后当面问你:‘嘿,为了刺激经济,你确定你不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吃同样的一顿饱饭吗?’你说这事要是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反正我会觉得这么问我的那个美国记者是个白痴。”

“1.8美元还好啦,我以前在中国还吃过1美元的饭呢,不过那是10年前的事了。当时1美元就能买到一大碗面条,里头有点菜和肉,还有一杯和涮锅水一样的茶,但是不管咋说,反正我是吃饱了。”

“怎么着?你看中国人能消费得起就觉得心里不舒坦了是吗?你这是什么阴暗心理啊?你不觉得你这种心态很恐怖吗?”

“工资低一些也不全是坏事,工资低了,消费就低,意味着你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便宜的食物、更便宜的衣服,还有其他生活必需品。在美国,因为人们的收入普遍较高,比如码头工人,所以美国的消费水平普遍也高。要是没有中国的工厂在撑着,我都怀疑到底还有没有那么多美国人能买得起iPhone。”

“你说得没错,中国的工资虽然没有美国的那么高,但是相对来说物价也便宜。我在吉林一周能吃几次自助餐。中国的蔬菜很便宜,因为吃蔬菜的人很多。很多中国人每顿饭都要吃掉各种蔬菜。”

“美国,一个以债务为主要出口产品的、游手好闲的国家,居然也好意思对其他国家经济说教……”

“这种人所谓的‘经济形势向好’,利好的往往是业主、老板、房东和资本家,这和我们这些打工人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经济向好只是向着他们好,那我觉得这种经济差一些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你嫌在中国花1.8美元吃一顿饭太便宜了是吧?好说啊,那你来西方不就得了,一杯拿铁卖你7美元,这肯定能刺激经济了吧?满意了吗?”

“很显然,像《洛杉矶时报》这种名为私营媒体,实为美国官媒的美西方新闻机构,它们的嘴里永远说不出任何有关中国经济的好话来。而与此同时,还是在它们的笔下,美国却拥有‘世界上最欣欣向荣的经济’。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愚弄百姓,让他们认为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已经够好了,仅此而已。”

“像这样的头条新闻会让你重新思考 GDP和收入之间真正的内在关联。”

三、“真没想到,中国人花1.8美元吃的饭,比我在美国花18美元吃的都好”

“花得少、吃得饱有什么不好的?我觉得这棒极了!连我在内,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希望搬到这样的国家去住吧?不开玩笑,我是真的很想在中国待上至少1年的。”

“我不是很懂你这篇报道是什么意思?你是想说中国人不用挨饿,并且穿得起像样的衣服,这对中国的经济是不利的?”

“妈耶,真没想到在中国花1.8美元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这钱换在我们这儿你就是买豆子和米饭都不够啊。”

“我觉得中国人花1.8美元吃的饭,比我在美国花18美元吃的都好。”

“代价是什么?代价是中国的富人没法赢者通吃,他们从普通中国人的身上赚不走所有钱,所以中国的普通人才能花不高的价钱吃上饱饭。”

“你们《洛杉矶时报》还好意思笑话人家中国呢?瞧瞧美国自家是什么尿性吧。《华尔街邮报》2023年2月14日报道:《为了节省开支,也许你应该把早饭给戒了》;CBS新闻网2024年2月27日报道:《凯洛格公司(美国著名跨国食品制造公司)的CEO说了:面对通货膨胀,美国人应该多吃五谷杂粮当晚餐》”

“在这种媒体的嘴里,中国人连呼吸空气都在损害中国的经济。”

在评论区的诸多留言之中,有一位X用户是这么说的:

“你们《洛杉矶时报》是不是没看过@Amy艾米饭 拍的中国探店视频?她在长春就吃过1.8美元一顿午饭,而且还是自助餐。人家真去探了店的美食博主都没说什么,你们这些躲在空调房里编新闻的刀笔吏哔哔个锤子?”

我循着这位网民给出的线索到油管上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他说的是真的。去年5月下旬,@Amy艾米饭在油管上真的发过一个她去长春探店的视频,取材的地方是长春当地一家名叫“香里香自助快餐”的小馆子,主营东北老盒饭,这家馆子的最大特色是人均收费只有13元的自助餐,13块全场任吃,不限时也不限量,但是不能浪费食物,而且也不许两个人吃一份。

“香里香自助快餐”的取餐区里堆满了琳琅满目的东北菜肴,包括炒豆芽、西红柿炒鸡蛋、韭菜炒蛋、肉丸子、炸肉段、有机菜花、地三鲜、老豆腐、土豆丝、粉条、青椒豆皮、东北大拌菜、热腾腾的米饭、现蒸的馒头、切段的红薯,等等。

@Amy艾米饭那顿饭是跟着当地一个“地胆”一块去吃的,有趣的是那位“地胆”并不是东北人,而是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娜的墨西哥姑娘,她因为工作原因和她的丈夫在长春待了两年。克里斯蒂娜对东北很是喜欢,对东北菜尤其偏爱,说东北不仅饭菜好吃,而且性价比极高,只花2美元不到就能吃得又好又饱,这在墨西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Amy艾米饭的这条视频在油管上获得了超过25万的点击量,评论区里740多条评论要么是夸她会找地方的,要么就是羡慕她有口福的。其中获赞最多的几条评论是这么说的:

“我没想到这都2023年了,居然还能看到2美元的中式自助餐,这太疯狂了,但是看起来真的好好吃啊。”

“什么鬼?这种级别的伙食居然只要13块人民币?就算是10年前我也无法想象啊,它们看上去可真好吃啊,我光只是瞅着就流口水了。”

“中国的食物价格真的很优惠,还有其他生活必需品也是,每个人都消费得起。我由衷祝福中国,和所有能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们。感谢艾米和克里斯蒂娜,是你们带我们见识到了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地方!”

@Amy艾米饭是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白人姑娘,她中国各地已经断断续续旅行了有10年之久了,可主要是以探店和吃播为主,可以说是吃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Amy艾米饭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媒体人,她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自媒体而已。但是无论粉丝、互动还是播放量,@Amy艾米饭在社媒平台上的热度,都要远高于自诩专业媒体人出身的斯蒂芬·杨。

而且,虽然@Amy艾米饭是个白人姑娘,但是她给我的感觉反倒要比斯蒂芬·杨这个亚裔更亲切。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Amy艾米饭的探店真的就是纯探店,而不是像斯蒂芬·杨,写点中国的吃点还得夹带私货吧。

无论是X还是油管,我能看得出来,但凡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无论他/她是不是中国人,他/她都不会因为“中国老百姓只花13块不到就能吃上一顿饱饭”这件事情而和斯蒂芬·杨之流产生共情,甚至跟着她一块替中国的一些信奉新自由主义的所谓经济学者,以及精神小布尔乔亚捶胸顿足的。

当初润人殖子替美国吹,花1美元就能吃上炸鸡,这是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表现。

现在躲在台湾省的美国高华又借着这个事情攻击我们,说中国人花1.8美元就能吃饱饭,这是中国经济药丸的征兆。

怎么什么好赖话都让你们给说了呢?

高华为《洛杉矶时报》撰写的这篇奇闻,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它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中国老百姓花得少就能吃得好,高华、西方媒体、中国的“经济学者”和精神小布尔乔亚因此而破了防。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8潮服网